4月30日,平顶山学院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星火物语”科普团走进平顶山市新华区建设街小学,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科普宣讲、科技展品展示、科学魔法秀等丰富形式,为建设街小学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科普志愿服务使命。

活动伊始,科普团成员以“生活中的奇妙科学”为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案例,向学生们讲解了电磁感应、机械传动等基础科学原理,并穿插互动问答,引导学生思考“电从哪里来”“机器人如何工作”等问题。在科技展品体验区,科普团携带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3D打印模型、光电效应演示仪等10余件展品,让学生们近距离观察科技应用成果。志愿者以“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带领学生动手操作设备,体验编程控制、机械组装等。

活动现场,科普团精心设计的“马德保半球试验”“静电飞花”“旋转气球”等科学实验秀将气氛推向高潮。伴随着阵阵惊叹声,志愿者通过戏剧化表演揭示干冰升华、电磁场等现象背后的原理,让抽象知识变得可视可感。此次活动是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科技惠民”志愿服务项目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院党委书记张琳表示:“我们始终将科普志愿服务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未来将持续联动中小学,打造‘高校资源+基础教育’的科普育人模式,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贡献青春力量。”(许冠杰 高文俊 茹菲菲/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