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评|以穿透式监管击碎“暴利”谣言

2025-05-07 09:27:00

5月6日,胖东来的“玉石风波”终于迎来官方定论。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魏都区分局公布了对胖东来唯初珠宝有限公司和田玉销售情况的检查结果:2025年1至4月,其销售和田玉商品4177件,总金额2959.22万元,平均毛利率不超过20%;所有在售和田玉商品明码标价,抽查的13件商品进货手续、鉴定资质均合规有效。在网络对珠宝销售合规性讨论升温的节点上,这场针对性检查不仅为近期舆论关切画上了句号,更映照出零售行业合规经营与消费信任构建的深层逻辑。

事件的导火索源于短视频博主“柴怼怼”的强烈质疑。自4月初起,其发布多则视频称胖东来以低成本玉石获取百倍暴利,甚至断言“几百元的货品卖到几千甚至几万元”,并质疑其产品质量与营销动机。这类言论叠加胖东来作为区域零售标杆的光环,迅速让舆论场分为两派:一方痛斥企业“割韭菜”,另一方则质疑博主“蹭流量”。这场争议的本质,实则是公众对珠宝玉石行业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与“价格迷雾”的天然焦虑。

面对舆情,许昌市监管部门的检查以详实数据回应质疑,不仅披露了销售规模、毛利率等核心经营数据,更细致公示了抽查商品的进货台账、鉴定机构资质等底层信息,展现了“穿透式监管”的专业性,让消费者从“雾里看花”转向“清晰消费”。

在直播带货、会员制零售等新模式层出不穷的当下,部分企业可能通过复杂定价、模糊宣传制造消费迷雾,而胖东来的案例证明,传统零售的核心竞争力——诚信经营,依然是穿越周期的底层逻辑。

企业的合规经营是基石,监管的主动作为是保障,而最终的落脚点是消费者对市场环境的信心。当“毛利率不超过20%”“鉴定证书有效”等信息被清晰传递,当监管过程与结果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呈现,市场便会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循环。尤其在珠宝玉石这类依赖专业认知的消费品类中,企业的自律与监管的他律缺一不可。胖东来此次通过检查的“合格答卷”,不仅为自身赢得了信任加分,更给行业提了个醒:任何忽视合规、透支信任的经营行为,终将在阳光下现出原形。

在消费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这起看似普通的市场检查,实则是一堂生动的行业公开课。它提醒所有从业者,流量红利或许能带来短期热度,但只有坚守合规底线、尊重消费本质,才能在长期竞争中站稳脚跟。当监管的“显微镜”与企业的“自律镜”相互映照,当经营数据与合规细节共同构成信任的“试金石”,零售业才能行稳致远。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耿伟杰)

编辑:刘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