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慢作为,6名干部被查处

2025-05-06 10:37:00

近日,风正巴渝微信公众号“集中整治看成效”专栏发布了一起关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案例。详细内容如下:

“朱大爷,近期你们饮水有问题吗?水池和水管都能正常使用吗?”近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连湖镇回龙村管水员王树顺来到6组漆树窑,开展水源监测和供水设施日常巡查工作。

去年7月,连湖镇遭受强对流天气带来的短时间强降雨,导致该镇多条道路严重积水,道路塌方,交通受阻,农作物、饮水设施、居民住房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连湖镇党委政府及时对灾情进行统计上报,并针对救灾抢险作出了安排部署。

但在推进过程中,部分领导干部却漠视群众需求,对受灾村民走访了解不深入,导致群众产生了“饮水难题”。

受暴雨影响,朱大爷所在回龙村6组漆树窑处公路损毁,公路下方人畜饮水池被砂土掩埋,无法向村民供水,涉及村民7户33人,其中13人均为60岁以上老人。相关领导干部虽带队前往该处查看灾情,并与当地村民对被掩埋的水池进行评估,但却未就该水池灾后重建工作作出安排。

接到群众举报后,该县纪委监委成立调查组开展核查。

“由于领导干部的不作为、慢作为等作风问题导致了群众的‘饮水难题’。”该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介绍,连湖镇部分领导干部对受灾村民未进行深入走访了解,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措施,工作安排跟踪落实不到位导致受灾村民产生了“饮水难”问题。最终,连湖镇6名干部被查处,分别受到严重警告处分、批评教育、谈话提醒等处理。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督促主管部门县水利局立即对该问题进行调查整改。经县水利局工作人员现场核实情况,并现场提出解决方案,新建20m³水池1口,取水口1处,挡墙1座,安装管网200米,7户33人“饮水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彭水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督促主管部门立足民生工程,紧紧咬住不发生农村人口因水返贫和不发生整村连片缺水两条底线要求,扎实做好农村安全饮水建设与督导工作。2024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将“饮水难”问题纳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动解决民生实事清单重点督办,推动解决“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10个,处置问题线索7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8人,督促完成39个乡镇(街道)小型农村供水工程的水源、引供水管网、水池等维修维护项目98个,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9个,巩固了2.8万人的供水保障。

彭水自治县监委特约监察员点评

彭水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二级调研员 周广平

“饮水安全是人民生活的一条底线。”然而,在饮水领域,却存在着一些供水难、管水难、水质差等“饮水难题”,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将监督的探头延伸到群众身边每个角落,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将饮水安全作为重点工作,以“保供水、保服务、保民生”为工作主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有效保障供水畅通,切实推动解决民生痛点难点。

来源:党建头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