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红木双人床报价能差2.7万元,利润全靠材质掺假;所谓“小叶紫檀”手串,不过是血檀冒充;号称权威的“国检证书”竟是批量购买所得……近期,媒体曝光红木商品市场乱象,令人震惊。
按国家规定,红木家具专指以国标红木为主要材质的家具,即符合国标《红木》(GB/T 18107-2017)的5属8类29个树种。红木家具以其独特的艺术韵味,实用与加收藏的多重属性,在消费市场里一直颇受欢迎。
由于红木家具稀缺、价格较高,一些商家动起了歪心思,利用消费者对红木相关专业知识的陌生,通过“注水”科普、混淆原产地等手段,诓骗消费者购买掺假红木家具,严重违背诚信经营原则。这种做法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触碰到法律红线,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红木市场假货横行离不开“权威证书”造假的推波助澜。据媒体报道,商家手持的红木“权威证书”竟是批量购买的商品。造假证书的“鉴定机构”甚至能针对商家销售商品的话术,对证书的品类、材质等进行“全方位”调整,价格低廉带有独立编码的证书可供线上线下各渠道使用……如此乱象,无疑是对整个行业信用体系的侵蚀。
诚信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诚信底线不容践踏。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和惩治力度,对生产、销售进行全链条监督,严厉打击销售掺假红木家具、伪造证书等违法行为,让心存侥幸的商家望而却步。据悉,近日仙游县已成立联合调查组,组织市场监管、公安、工艺美术中心等部门,对报道中涉及的商家开展调查。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封涉嫌造假的证书及产品,并依法立案调查;公安机关已对涉嫌伪造证书的当事人予以控制。后续相关部门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惟有让法律长出牙齿,让诚信成为行业底线,方能维护好市场秩序,促进红木行业良性健康持续发展。
安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