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祭台】一个家族对烈士的特别祭奠

2025-04-30 11:06:00

今年清明节,刘承恩86岁的妹妹刘承枝和78岁的大女儿刘素云第一次来到浑南区烈士陵园给亲人扫墓。虽然墓墙上只有“刘承恩烈士”五个字,但她们决心要把这五个字变成一篇文章来传颂,于是她们辗转找到了记者,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这是一个家族对烈士的特别祭奠。

烈士简介

刘承恩,1929年生,河南新乡人,生前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18师飞行员。1949年9月入伍,1950年7月入空军第四航空学校2期甲班学习,1951年7月毕业后入空18师任飞行员。1952年5月6日在飞行训练中牺牲。

在飞行训练中牺牲

刘承恩出身寒苦,但自幼聪慧,家里省吃俭用供其读书。他在县中学上学时,成绩优异,获得全县第一的成绩。

1949年9月,刘承恩入华北军区3纵独立7旅20团任战士。参加革命不久,因有文化,他被任命为文化教员。后来他主动报名参加空军选拔。

1950年7月,刘承恩入空军第四航空学校2期甲班学习,1951年7月毕业后入空18师任飞行员。刘承恩由沈阳南下广州。

空18师是1951年5月5日由中南军区空军在广州白云机场组建,下辖第52团、第54团。1951年7月,为更好地保护祖国的南大门,空18师开始换装米格-15飞机,担负起广州地区的防空作战任务。

刘承恩(右一)与战友合影。

1952年3月18日,空18师由广州转至沈阳参加抗美援朝备战。刘承恩又回到了他学习飞行的地方,驾驶飞机遨游在沈阳的上空。因为随时可能会奔赴前线,刘承恩和战友们训练更刻苦了,他们抓紧有限的时间熟悉新飞机和新的技战术。很不幸,刘承恩在1952年5月6日的一次飞行训练中牺牲。

1952年5月22日,空18师进驻丹东大孤山机场,参加抗美援朝作战。1953年2月26日,空18师完成了抗美援朝作战任务。该师与美、英飞机空战7次,击落敌机6架。

缅怀大哥,妹妹儿子改姓

刘承恩牺牲后,被安葬在沈阳棋盘山志愿军空军烈士陵园,后迁入浑南区烈士陵园。但他的家人一直没有来沈阳扫墓。

刘承恩牺牲时,他的妹妹刘承枝只有13岁,再相见时,已是2025年清明节。在志愿军空军朱学才烈士的侄子陈绕天帮助下,刘承恩家人知道了亲人安葬地的消息。

刘承枝至今还记得哥哥最后一次回家探亲的情景,“那时哥哥还在陆军,他手把手教我打绑腿,还向我炫耀自己苦练几天的技术,万万没有想到,那竟是与哥哥最后一次相见。”

每每想起分别时的情景,刘承枝都心如刀割,与哥哥最后相处的时光总是萦绕在她脑际,哥哥从小就是她心中的信仰和榜样。

刘承恩是家中独子,投身抗美援朝战场后,他再也没有只言片语寄回家。直到1953年2月,家里才收到消息,不过已是一张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

刘承枝说,惊闻噩耗,老父伤心欲绝,接连数日在漫山大雪的山野中徘徊,几近疯魔,整天念叨着“天塌了”。但他还有小女儿和两个孙女要抚养,只能将悲痛埋在心底。

刘承枝说,因为家里困难,她早早就进厂当了工人。1966年4月,她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个男孩。为了缅怀大哥、安慰老父亲,这个孩子冠用了刘这个姓氏,一直沿用至今。当年这个决定让老父亲无比欣慰。

73年后的祭奠

刘承恩牺牲时,留下两个女儿,大女儿刘素云只有5岁,二女儿刘素青3岁。她们小时候过得也不容易。

刘素云不愿意提及母亲,因为她是爷爷奶奶一手养大的。家里少了个主要劳动力,一家人生活得异常艰难,经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她上学的时候天天吃不饱,跑十几里回家喝一碗稀菜汤,还没等回到学校就饿得头晕眼花。长期饥饿和营养不良,使她在以后的岁月饱受胃病的折磨,就是今年清明节去沈阳的路上也是吃药缓解病痛。

刘素云说,奶奶是一个非常坚韧的人,为了抚养她们,什么苦都不怕,多次忍着亲戚的白眼去娘家借点粮食回来给她们吃。直到小姑参加工作了,生活才慢慢好起来。

2018年,刘素青去世,没能等到来沈阳给父亲祭奠的机会。这让刘素云有了一种紧迫感,她再不去可能就要终身遗憾了。

但刘素云丈夫一直有病卧床,她离不开。丈夫去年离世后,她来沈阳的愿望愈发强烈。因为晕车,她不能坐火车和飞机,一家人商议后,由儿子开车带她来沈阳。

▲2025年清明节,刘承恩烈士86岁的妹妹刘承枝(前排左二)和78岁的大女儿刘素云(前排左三)第一次来到浑南区烈士陵园扫墓。

2025年清明节,刘素云和已经86岁的小姑一起,驱车1900多公里,来到了浑南区烈士陵园。

当看到烈士墓墙上“刘承恩”名字那一刻,刘素云百感交集。父亲离家那一刻,她还太小,还不太记事。不过家里有父亲的照片,她想父亲时就会拿出来看看。

刘承枝带来了哥哥爱吃的家乡糕点,摆在墓墙前,洒上一杯清酒,和哥哥说着老父、老母过去的一些事。她是想让哥哥不要挂念家人。

两位老人完成了夙愿,终于来到了亲人长眠的地方。在这之前,家人只能在老家对着烈士牺牲的方向遥遥相拜,从未相忘!

《沈阳日报》2025年4月30日6版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周贤忠 摄影:刘素云/供图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