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青年,一起来打造心目中的“新广州”

2025-05-04 08:07:00

在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一场充满青春气息的交流活动正在进行。广州市政协提案委和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围坐在一起,介绍“青年百姓提案”专项活动。“以前觉得‘高大上’的提案原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身边事还是广州的发展都能通过‘青年百姓提案’平台发声,当课堂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变成手中可提交、可追踪的提案,枯燥的理论突然就‘活’了。”学生代表感慨道。

日前,广州市政协办公厅与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广州市学生联合会,联合印发了《“我为广州十五五规划建言”——“青年百姓提案”征集活动方案》,面向大、中学生、社会职业青年,正式启动2025年度“青年百姓提案”征集工作。

在珠江边滑板的青年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广州未来的样子关乎每一位青年的努力,广州未来的发展每一位青年重任在肩。近年来,广州重点围绕“青年成长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发动青年建言献策,提升青年参与城市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23年起,市政协办公厅启动“青年百姓提案”专项活动,动员全市青年通过“百姓提案”征集小程序,让带着青年温度和心声的建议通过政协提案办理,转化为城市发展“金点子”,加快广州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让青年笔尖勾勒的城市发展蓝图真正转化为可触可感广州发展实景图。

分批认领“一对一”辅导打磨

培育青年“金点子”

过去一年来,在市政协指导下,团市委收集3批次83个质量相对较高的提案,同步报送市政协提案委。经市团校遴选培育的19份“青年百姓提案”已由市政协委员全部认领,推动成果多层次转化运用。据了解,为了把青年的“金点子”,转化为高质量的提案建议,团市委挂牌成立了“青年百姓提案”工作联络站,组建了“青年百姓提案”遴选委员会,邀请政协委员“一对一”辅导打磨,把青年建议培育成为正式提案,经审查立案后由政府部门承办,确保青年的意见建议能够落地见效。

“海归”方恒亮是最早提交“青年百姓提案”的青年之一。他结合个人亲身经历和工作实践,提出了“加快海归青年社会融入,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在指尖轻触‘百姓提案’小程序界面的瞬间,我触摸到了数字时代的参政议政新窗口,这也推动我增强了联系青年、帮助青年的主动意识,不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恒亮认为,“青年百姓提案”活动的开展,可以不断提升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同时也使城市治理能够更精准地回应青年与社会需求。

广州日报资料图

广州对青年发展更友好,青年便对广州发展更有为。广大的广州青年正在用“青年百姓提案”编织着青年与城市共生共荣的经纬线。在广州“二次创业”的浪潮中,珠江入海口的风裹挟着当代青年的蓬勃生机,青年如跃动的浪花,在政协搭建的“青年百姓提案”礁石上激荡出璀璨光斑。目前,市政协已收集83件质量较好的“青年百姓提案”,由市政协委员逐步分批认领培育。

市政协委员刘朝华认领培育的《关于深化穗澳交流,打造两地青年常态化交流平台的提案》,推动完善了穗澳青年服务联络机制,助力打造了一批穗澳青年交流活动品牌,为澳门青年融入广州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认领这个提案后,在市政协的支持下,我与‘青年百姓提案’人、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及一线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提案可行性与推进措施。”刘朝华说,青年参与政协提案,从城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建设者”,青年的创新智慧与蓬勃活力得以汇聚,同时也加深了青年对社会治理及政策的理解与认识,构建了更大的社会共识,形成了良性社会治理生态。

青年建言献策

赋能城市发展

“青年百姓提案”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团组织纷纷主动对接、形成合力。番禺区拓展“政务晓屋”、委员工作站等平台功能作为“青年百姓提案”工作载体,南沙区组织“青年百姓提案”分享会,黄埔区依托“靠埔青年青春圆桌会”议事平台,鼓励青年聚焦身边事、身边物提出青年声音,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座城市像棵根系深广的榕树,允许每根枝干蓬勃生长,让“青年百姓提案”在青年友好型城市的氛围中“向上扎根”。

广州日报资料图

青年是一座城市的封面。一件件“青年百姓提案”,为广州发展注入了青年智慧的温度。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在这座容纳了700多万青年的城市里,广大青年,正在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广州城市发展共同进步。每一次深入的调研、每一场热烈的讨论、每一份反复打磨的提案,都在悄然重塑着青年与城市的联结。青年与广州,正以提案为媒,在这场双向奔赴中,写下属于新时代的“花城故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朝露 通讯员:李健、何通臻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苏俊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婉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