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镇村统一给我们引水灌溉,今年油菜的损失就大了!”5月15日,在洛南县四皓街道马河村村民焦益治的油菜田里,两台喷灌设备有序运转,细密的水雾精准覆盖油菜田,让油菜“喝”饱了水。
3月中旬以来,洛南县降水量仅为7.9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81.8%,加之气温偏高,大风天气较多,土壤失墒较大。为最大程度减少小麦、油菜等农作物损失,洛南县多措并举开展抗旱保苗工作,全力保证人畜饮水安全,积极打好全县抗旱减灾“主动仗”。
5月14日,在洛南县保安镇庙底村的干渠里,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兵召集人手,疏通连接村民田地的“毛细血管”。
看到水流入自家地里,高山土豆种植户张军安松了口气:“真是救命水呀。这下土地‘解了渴’,咱的土豆品质就有保证了。”
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洛南县洛惠渠灌区工作人员及时加密巡查监测频次,实时掌握水情与旱情动态。
“近期,我们安排人员加强渠道、水闸等放水设施巡查管理,采取‘调、引、送’相结合的方式,对小麦、油菜等农作物进行科学补水。”洛南县洛惠渠灌区管理中心主任张刚说。
目前,洛南县已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第一组长的抗旱工作专班,多方筹集抗旱资金,适时调整抗旱应急响应级别。29名包镇县级领导下沉镇村指挥调度,在16个镇(街道)组建236支应急突击队、19支农业水利技术服务队,提供小麦“一喷三防”、玉米育苗、灌溉指导、寻找水源等服务。
“我们将持续加强旱情监测研判,强化抗旱工作统筹调度,持续组织党员干部、技术人员下沉一线,指导群众做好农业抗旱保苗工作。”洛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卢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