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远
中国是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今年是上合组织的“中国年”。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出席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
谋共同发展,赢繁荣未来。如今的上合组织,已从6个创始成员国发展成为覆盖亚欧非三大洲26个国家的“大家庭”,成为人口约占世界一半、经济总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的重要国际组织。“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既为上合组织发展筑牢理念根基,更像一盏穿越迷雾的时代之灯,持续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这并非抽象的口号,而是对国际关系本质的深刻洞察,是对当前全球治理困境的最有力回应,体现着“上海精神”超越时代的思想启示。
“上海精神”的持久生命力,源于其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坚守。它拒绝“文明冲突”,倡导“文明互鉴”;拒绝“零和博弈”,倡导“合作共赢”,打破了传统区域组织的路径依赖,构建起多元主体协同共进的生态系统,是从“区域合作”到“全球示范”的中国实践。在安全领域,从联合反恐演习到网络安全合作等,构建起“命运与共”的安全屏障;在经济领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组织发展理念深度融合,打造出更加紧密的经济共同体;在人文领域,从课堂到银幕,从交流项目到文化盛会,让不同文明在交流中互鉴融合,民心相通成为上合合作最坚实的民意基础,上合组织从安全合作起步,拓展到经济、人文等多个领域,用实际成果诠释着理念引领行动的力量,这正是“上海精神”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上海精神”作为指导成员国关系的核心原则,始终与成员国的现实需求同频共振。它不仅是上合组织的精神旗帜,更是人类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重要思想资源。当“接力棒”再次传到中国手中,“上海精神”的时代使命更加清晰,既要传承初心,也要回应时代需求。如今,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只有聚焦共同利益,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只有坚持合作共赢,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2025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公正、创新、传承,是各成员国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更广阔的“朋友圈”,意味着更大的国际责任。在即将举办的天津峰会上,中国将阐述中方弘扬“上海精神”的新思考新主张,提出支持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合作的新举措新行动,提出上合组织建设性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方法新路径。实际上,从去年7月以来,中国已经实施完成100多项主席国活动,推动上合组织在议事机制、合作模式、常设机构等各方面改革创新,已经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着“上合智慧”和“上合方案”。
时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峰会正在向我们走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深耕理念创新、深化开放合作、拓展文明对话,“上海精神”将在具体实践中不断生长,持续照亮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之路。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