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育种基地里的一株小苗,到千家万户的花团锦簇,南阳正以科技为笔、匠心为墨,不断迸发出澎湃的“芬芳力量”,书写着“美丽经济”的传奇。4月24日,记者走进南阳市月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潦河基地,探寻南阳月季美丽生产力的“基因密码”。
培育新品种
走进月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潦河基地,仿佛走进了月季的海洋,一路上处处看到花中皇后那傲人的身姿,娇艳欲滴,让人不禁心旷神怡。
在这里,来自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月季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正在和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的师生一起进行人工杂交授粉。“人工杂交授粉,是杂交育种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通过杂交授粉,可以培育出更多耐旱耐寒、抗性足够强的月季品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提升竞争力
南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温润,月季栽培历史悠久,世界月季联合会授予南阳市“世界月季名城”称号。
南阳是月季之乡,近年来不断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让南阳月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高标准建成的南阳市月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就是最好的证明——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一个以月季为主的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
收集保存国内外月季、野生蔷薇、玫瑰等种质资源的异地综合国家级保存库;
保护保存月季遗传多样性和代表性、选育月季新品种、研发月季新技术、提升中国月季产业核心竞争力、助推月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科技创新工程……
目前,已收集国内外优异现代月季、玫瑰种质4200余份,培育杂交子代2000余株,选育优良子代84个;建立月季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1997份野生蔷薇、月季、玫瑰的种质信息上传国家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数据管理系统。
赋能产业化
“2023年,我们培育了新的大花月季品种;2024年,和月季种植企业一起进行扩繁;今年,这个月季新品种已经成功进入了市场。”说起科技成果转化,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月季研究所副所长魏亚平告诉记者。
在月季新品种培育方面,我市科研机构不断加强和高校、企业精准对接,推动南阳月季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有13个品种取得了国家新品种品牌受理。此外,将结合南阳的文化特质,如楚汉文化、仲景文化、卧龙文化等,培育南阳地标性的月季品种,不断提升南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南阳的城市形象。
当科技赋能传统农业,当文化注入产业基因,从实验苗到月季产业链,月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见证了南阳月季产业的蓬勃发展。这座“月季基因银行”——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的试验场,正以自己的方式书写南阳月季的现代传奇。
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周 梦
编辑:辛灵飒 初审:杨东梅 终审:王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