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让实干力量“轻装上阵”

2025-04-24 16:17:00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承担着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压力。近年来,基层工作负担日趋繁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民心所向,也是发展所需。在这场减负行动中,必须牢牢把握“实”字要诀,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才能真正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以“实心”谋减负,让政策制定有温度。“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为基层减负,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秉持一颗为民的“实心”。政策制定者要多些换位思考,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基层干部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与诉求。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基层实际、切实可行的减负政策。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决策,让减负政策成为“空中楼阁”。要以“实心”换“真心”,让基层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支持,从而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以“实招”促减负,让执行落地有力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好的政策,关键在于落实。在减负过程中,要出实招、硬招,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精简文件会议,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会议频次,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可合并召开的会议一律合并,避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优化考核机制,减少不必要的考核指标和繁琐的考核程序,不以“痕迹”论英雄,注重工作实绩,让考核真正发挥激励作用。清理规范各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工作群过多过滥、过度留痕等问题,让基层干部从“指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减负政策落地生根,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

以“实效”验减负,让工作成果有厚度。“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减负的成效如何,基层干部和群众最有发言权。要以实际效果为检验标准,看基层干部是否真正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看群众的满意度是否提高,急难愁盼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建立健全减负工作监督机制,加强对减负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问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对减负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确保减负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实现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实”字当头,久久为功。只有以“实心”谋减负、以“实招”促减负、以“实效”验减负,才能真正绘就基层减负的新画卷,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书写基层发展的新篇章。(七里河区彭家坪镇:杨柳)

相关推荐